头部玩家继续角逐,行业兼具跨界融合想象力
随着互联网信息时代到来,移动便携式智能产品的问世让无数“智能发烧友”为之疯狂。 作为最贴近用户的智能产品,可穿戴设备迎来了发展机遇。在移动网络的强劲发展势头下,可穿戴设备从最初的听觉功能,逐步发展到视觉、体感甚至于跨行业结合等多方面应用场景的实现。 近日,IDC 数据机构发布了《2020 年第四季度及全年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季度跟踪报告》,报告显示华为、苹果、小米三家巨头占据着 60% 的市场份额,三家设备单季度出货量均在 500 万台以上遥遥领先其他行业玩家。 对于手机大厂而言,为何要相继涉足可穿戴设备赛道?可穿戴设备行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在哪?港股研究社将具体分析。 新老玩家闻风夺势可穿戴赛道“百家争鸣” 近几年,消费电子产品领域的可穿戴设备可谓说炙手可热,作为电子产业发展的新热点引发广泛关注。 从全球可穿戴设备市场来看,苹果作为赛道的领导厂商,占据着全球三分之一的市场份额,苹果主打的 Apple Watch、AirPods 都是全球较受欢迎的可穿戴设备,在苹果最新财报数据可知,可穿戴设备是苹果增速最快的板块。 根据苹果 2020 财年业绩报告显示,以 Apple Watch、AirPods 等穿戴设备、智能家居组成的其他板块,在 2020 年为苹果贡献了 306 亿美元的营收。 在苹果 AirPods 耳机等可穿戴设备的火热下,引得一众后者模仿,其中华强北的厂商可谓最为“疯狂”。 在华强北最新推出的三代耳机中,外观、通透、降噪等苹果独有功能几乎与正版耳机无差,每年苹果“华强北”版耳机出货量近千万台。而这足以证明苹果可穿戴设备的火热,也同样说明可穿戴设备市场前景广阔。 需要注意的是,在我国可穿戴设备市场中,可穿戴设备头部玩家则主要集中华为、小米、OV 等国产互联网大厂中。在近日,IDC 数据机构发布的《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季度跟踪报告,2020 年第四季度》显示,2020 年第四季度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出货量为 3026 万台,同比增长 7.7%。 同比下降 3.6%。排名前三的头部玩家分别是华为、小米、苹果,四季度也延续了上一季度排名。 得益于智能耳机、智能手表强势表现,华为本季度继续保持市场第一的位置。本季度,华为系列可穿戴设备出货量为 676 万台,同比增长 9.4%,成为中国市场最畅销可穿戴设备市品牌。 第四季度增速最快的则是 OPPO,本季度可穿戴设备出货量达到 138.8 万台,同比增长 467.6%。这也可以看出,在全球市场独占鳌头的苹果,在中国市场显然有点“水土不服”,不敌国内市场华为、OPPO 等本土品牌。 值得一提的是,华为虽然在国内可穿戴设备市场展现出强大竞争力,但就全球市场而言,小米还是力压华为。因小米持续在海外市场发力,使得全球市场份额位居第二,仅次于苹果。 除互联网手机大厂外,一些传统智能产品厂商涉足可穿戴设备赛道已久,Beats、索尼、Bose 等老牌音频厂商在智能耳机赛道上占据着一定的市场份额。 市场的火热,也引得更多玩家相继“分食”,1MORE、U&I由我、QCY、声阔等新晋 TWS 耳机品牌迅速布局 TWS 耳机市场,欲求在可穿戴设备市场分的一杯羹。 随着 5G 时代的来临,在 5G 技术的应用下,以智能手表、穿戴耳机等为核心的可穿戴设备市场将会更加繁荣,以华为、苹果、小米为核心的手机厂商,加之与新晋玩家的竞争将会愈演愈烈。 千亿级行业蓝海成大厂纷纷入局逻辑? 随着智能耳机和智能手表的市场普及度和认可度逐步提升,为无数玩家提供了更多机会。尤其智能手表面临从轻智能向智能赛道的转换,更是蕴含了更多的市场增量空间。 那么,作为无数科技大厂涉足可穿戴设备赛道的原因在哪?我们或许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具体分析:
2020 年遭受公共卫生事件冲击的影响,人们对身体健康素质提升需求日益增长,特别是在健身、健康跟踪等方面增长更是明显,使得可穿戴设备和智能手表的表现尤其强劲,带动了整体市场规模日益扩大。
根据市场数据显示,在 2020 年智能产品消费 (编辑:泉州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