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泉州站长网 (https://www.0595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大数据 > 正文

一个优秀的运营应该具备的四种数据分析能力

发布时间:2016-12-07 14:53:41 所属栏目:大数据 来源: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导读:过去,流量为王的理念使得运营人员的职责聚焦在拉新上。但是近几年,流量成本不断攀升,客观上要求我们进行精细化运营,用最少的钱办尽可能多的事。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运营的渠道和方式不断增加,运营有了更加细致的分类。如何用数据分析来解决流量运营

  过去,“流量为王”的理念使得运营人员的职责聚焦在拉新上。但是近几年,流量成本不断攀升,客观上要求我们进行精细化运营,用最少的钱办尽可能多的事。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运营的渠道和方式不断增加,运营有了更加细致的分类。如何用数据分析来解决流量运营、用户运营、产品运营和内容运营中的增长问题,今天我们将和大家分享在数据运营方面的实战心得。

  

一个优秀的运营应该具备的四种数据分析能力

 

  一、流量运营:多维度分析,优化渠道

  流量运营主要解决的是用户从哪里来的问题。过去粗放式的流量运营,仅仅关注PV、UV等虚荣指标,这是远远不够的。

  1.流量概览指标体系

  我们需要通过多维度指标判断基本的流量情况,包括量级指标、基本质量指标和来访用户类型占比指标。量级指标涉及不同平台:

  Web端主要看访问量、PV和UV

  APP主要看启动次数、DAU和NDAU

  基本质量指标包括用户的平均访问时长、平均一次会话浏览页数(即访问深度)和跳出率等

  通过这些指标可以判断用户的活跃度。产品的生命周期模型广泛应用在互联网运营中,在不同的产品生命周期中,访客的类型一定有差异。

  

index副本

 

  通过【概览】页面,运营人员清楚掌握流量指标及其变化趋势,可以很好的评估过去的工作以及预测未来的流量走向。

  2.多维度的流量分析

  在网站流量分析中,主要包括访问来源、流量入口(落地页)、广告(搜索词)等角度。

  首先,访问来源包括直接访问、外链、搜索引擎和社交媒体等。在这个分析框架下,需要一层一层拆解,具体到每一个渠道进行流量分析。

  以某博客为例,这是一个内容运营的子站,上面有很多数据分析和增长黑客的文章。我们通过访问来源分析发现,相比于其他渠道,从微博过来的用户数量和质量都偏低。在运营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重新规划一下媒体推广的策略,把精力放到高质量渠道上。

  其次,落地页的分析对流量来说也是至关重要,因为落地页是用户到达你网站的入口。如果用户被导入到无效或者不相关的页面,一般会有较高的跳出率。

  最后,广告投放也是目前流量运营的重要部分。一般涉及到的广告分析包括广告来源、广告内容、广告形式(点击、弹窗、效果引导)和销售分成等,我们通过多维度的分析来优化广告投放。

  上面的三个因素主要是在web端的分析,对于APP分析,需要考虑分发渠道和app版本等因素。

  3.转化漏斗分析

  在增长模型中,流量进入后,还需要进一步激活和转化。激活在每个产品中的定义是不一样,无论如何,激活是需要一定的流程和步骤的。我们通过转化漏斗,可以发现每一步。

  

funnel_3_2

 

  以上图为例,我们分别对转化的每一步进行分析,分析上方的漏斗发现第一步到第二步的流失率最高,需要针对性优化。下方对不同渠道进行转化率分析,发现总体转化率为8%,但是来至搜索引擎(百度和谷歌)的转化率明显高于其他渠道。有了各个渠道的转化率数据,我们可以针对性优化渠道运营策略。

  4.渠道优化配置

  在进行一系列的流量分析和转化分析后,我们可以进行相对应的策略制定,具体方式包括搜索词、落地页、广告投放优化等等。

  

retention_2

 

  对于成本低、质量高的渠道需要加大投放,对于成本高、质量高的渠道需要评估成本,对于质量低的渠道也需要做好评估。总体上,根据成本、流量转化等综合情况,对渠道配置进行整体管理和调优。

  二、用户运营:精细化运营,提高留存

  如果说流量运营解决的是用户从哪里来的问题,那么用户运营就是建立和维护与用户的关系。

  1.精细化运营

  用户在产品上的交互行为很多,我们可以通过用户的行为对用户进行分类;然后根据不同群体的特征,进行精细化运营,促进用户的回访。

  以论坛为例,用户在论坛上的行为包括:访问、浏览帖子;回复、评论;发帖;转发,分享等等。我们对用户的每一类行为建立行为指数,例如根据用户的转发、分享等行为建立“传播行为指数”,通过这些指数给用户分类。如此一来,论坛上的用户被分为4个维度:A浏览类、B评论类、C传播类和D内容生产类。用户可能只有一个标签指数,也可能很跨多个指数维度。

  用户运营中,可以根据这些标签进行分类。比如UGC论坛,需要保持D类(内容生产类)用户的活跃度和增长率;同时在论坛推广传播中,需要对C类(传播类)用户进行刺激,扩大内容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2.提高用户的留存

  互联网产品一般都关注用户的留存,只有用户留下来了,才能进一步去推动变现和传播。留存分析一般采用组群分析法,即对拥有相同特征的人群在一定时间范围内进行分析。

  

retention_1

 

  上图展示的留存图,横向比较展示了每周新增用户在后续各周的留存率,竖向比较展示了不同周的新用户在今后一段时间的留存表现。

  留存时间及周期,和产品体验完整周期有关,不同的业务和产品一般有着不同的时间群组划分方法。比如高品类产品的日留存更好反映用户与产品的关系,而工具类的周留存就比日留存更加具有业务意义。

  通过时间维度的分析发现用户留存的变化趋势,通过行为维度的分析发现不同群组用户的差异,找到产品或运营的增长点:这是用户运营非常重要的一点。

  三、产品运营:用数据来分析和监控功能

  产品运营是一个非常大的话题,很多运营和产品都是围绕产品来做的;下面我们就产品功能的分析和监控进行讨论。

  1.监测异常指标,发现用户对你产品的“怒点”

  产品大的流程中,存在很多小的功能点,用户的体验就是建立在这些小的功能点上;就是这些小的功能点的使用情况,成为我们每一步转化的关键。

(编辑:泉州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