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农村孩子沉迷手机问题需多措并举
![]() 要想毁掉一个孩子,请给他一部手机——认同这句话的家长不在少数。《2019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显示,我国农村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为90.3%。其中,93.4%的农村未成年人使用手机作为上网设备。有媒体调查发现,农村未成年人沉迷手机现象愈发严重,有的孩子甚至借上网课、做作业之名欺骗家长,以达到长时间占用手机的目的。不少农村家长由于缺乏防沉迷意识和手段,眼看着自家孩子被“网”住却无计可施。 在广大农村地区,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监护人,常年在外打工,对孩子鞭长莫及,孩子的爷爷奶奶对孩子疏于管理,导致农村留守儿童沉迷手机的问题愈加突出。在一些家长看来,手机真的成了洪水猛兽。 然而,手机游戏、软件开发的目的是调节大家的日常生活,对所有孩子“一视同仁”,为什么留守儿童更容易沉溺其中?从这一角度来看,治理留守儿童沉溺手机问题,不能简单地从外部找原因,而是要深入孩子的内心世界,对症下药,多措并举,形成合力。 首先,社会要关爱留守儿童,满足孩子的爱玩之心。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农村娱乐设施建设,按农村人口比例建设一批高标准的儿童乐园;也可利用当地自然环境优势,建设一批有利于儿童玩耍的农家乐园、水上乐园等。社区或村委会要有专人负责留守儿童工作,招募一批关心儿童成长的志愿者,充当留守儿童的“临时爸爸”或“临时妈妈”,定期组织孩子到城镇公园、儿童乐园或农家乐园游玩,满足孩子的爱玩之心,转移他们的注意力。 同时,社区或村委会要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定期举办家庭教育讲座,让农村父母学习育儿知识,了解孩子生长发育规律,做到科学育儿。要从根上解决留守儿童缺乏陪伴的难题,地方政府要按照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部署,大力发展农村产业,提高农民收入,吸引在外务工人员回乡就业或创业。 其次,父母要尽量多陪伴孩子。作为孩子的法定监护人,教育、陪伴孩子是父母应尽的法律责任,不能因为在外打工,对孩子不管不问,把养育孩子的责任全部推到上一代人身上。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父母至少要有一人陪伴在孩子身边,另一方每周与孩子视频通话,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陪伴。 家长要引导孩子学会自我控制,避免出现“一刀 (编辑:泉州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