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批课堂监听不要只拿“信任”开脱
所属栏目:[评论] 日期:2021-06-02 热度:58
在一个传统上崇尚尊师重教的国度,教师理应得到尊重和信任;于是,当发生此类现象时,教育信任危机极易成为舆论抨击的理由。只是,在家校合作的大趋势下,不能只拿起教育信任危机的大棒向家长挥舞。 心理学的观点认为,信任是主体对客体的一种正面期望,在[详细]
-
用法治给校长权力套上束缚
所属栏目:[评论] 日期:2021-06-02 热度:97
校长抵不住诱惑、慢慢坠入犯罪深渊的众多事件告诉我们:校长很难仅凭个人所谓的自制力或意志力来抵御诱惑,必须要有一个可靠的抓手,使之既有不敢越雷池半步的戒心,又有君子务本,本生而道立的初心,唯有实现依法治校,才能达成此种效应。 当法直接与人脱[详细]
-
螺蛳粉走红证明创新的力量
所属栏目:[评论] 日期:2021-06-02 热度:162
4月2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广西柳州螺蛳粉生产集聚区,了解特色产业发展情况。行走在柳州街头,螺蛳粉店随处可见。这碗起源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夜市的地方小吃,如今是柳州最亮眼的新名片之一,有关螺蛳粉的话题,时常登上网络热搜。据新华社报道,截至[详细]
-
书写新时代劳动者新的事迹
所属栏目:[评论] 日期:2021-06-02 热度:98
世界上没有坐享其成的好事,要幸福就要奋斗。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历史的辉煌;也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今天的成就。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让劳动方式不断改变、劳动内容不断丰富、劳动价值不断升华,但无论劳动形态怎样变化,伟大的劳模精[详细]
-
熟蛋返生已有美澳科学家研究?看清楚
所属栏目:[评论] 日期:2021-06-02 热度:131
不过,在众多媒体的围剿之下,还是有人弱弱地为这篇论文辩护,熟蛋返生的研究美国科学家早在2015年就做了,而且也对外宣布了,为何现在要对中国的熟蛋返生研究进行口诛笔伐? 没错,美国加州大学尔湾分校和澳大利亚西澳大学的国际合作团队好像做过类似的研[详细]
-
就近入学全覆盖才能整治“择校焦虑”
所属栏目:[评论] 日期:2021-06-02 热度:95
4月28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回应网友咨询时表示,《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中的幼小,包括民办小学和幼儿园。201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强调,推进义务教育学校免试就[详细]
-
纠治医疗行风要有逆水行舟的重要性
所属栏目:[评论] 日期:2021-06-02 热度:129
近日,国家卫健委、工信部、财政部、公安部等9部门下发《2021年纠正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工作要点》(简称《工作要点》),其中要求坚决落实党中央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决策部署,切实履行管行业必须管行风谁主管谁负责的行业治理主体责任,持续[详细]
-
对“舌尖上的浪费”坚决说拒绝
所属栏目:[评论] 日期:2021-06-02 热度:74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4月29日表决通过《反食品浪费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反食品浪费法》规定,公务活动用餐不得超过规定标准;商家诱导误导消费者超量点餐,最高罚1万;食品生产经营者严重浪费,最高罚5万等。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详细]
-
RFID渗入YH经营各环节 大幅提升数字化服务水平
所属栏目:[评论] 日期:2021-06-01 热度:126
由于遭到来自互联网金融领域的竞争,银行业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国内的银行业长期在缺乏竞争的环境中成长起来,发展出一套传统的经营系统和运作流程。然而,在更具服务灵活性和更新的技术面前,这套旧有模式不免显得有些刻板且低[详细]
-
防止大数据“杀熟”仍需大家留意
所属栏目:[评论] 日期:2021-05-31 热度:66
10月1日起,文旅部制定的《在线旅游经营服务管理暂行规定》将正式施行,其中明确规定,滥用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对旅游者消费记录、旅游偏好等设置不公平交易条件的行为将被禁止。 所谓大数据杀熟,就是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溢价,就其本质,是一种差[详细]
-
保住科学家的好奇心
所属栏目:[评论] 日期:2021-05-31 热度:153
前不久,我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完成了飞行途中的深空机动,各系统状态良好,向目标继续行进。天问之名,正取自古代诗人屈原的长诗《天问》,日月安属?列星安陈?这个饱含深意的命名,其实是对中国人数千年来叩问苍穹、孜孜以求、勇于探索的最佳纪念。 每[详细]
-
芯片项目投资不能慌张
所属栏目:[评论] 日期:2021-05-31 热度:51
芯片项目无论是前端还是后端,都对技术、人才、资金要求很高,尤其是芯片设计和制造,既需要技术密集,也需要资本密集,需要有强大的人才实力,而不是几个海归人员和投入几千万、几亿资金就能支撑的。一旦项目铺开,所需要的技术、人才、资金等就会源源不[详细]
-
让老年人一起迈入数字时代
所属栏目:[评论] 日期:2021-05-31 热度:122
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统计显示,2019年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数量已增至2.54亿人,占总人口的18.1%,十四五期间将突破3亿人。有关调查显示,60岁以上人群当中使用电子支付的仅有51%。这也就意味着,尚有一半老年人不会使用电子支付手段。 数字时代,一些[详细]
-
人工智能提供就业空间
所属栏目:[评论] 日期:2021-05-31 热度:65
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技术,通过在更高水平更大程度上赋能企业和劳动者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并在这一过程中创造更大就业空间。首先,人工智能的发展推动智能化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传统基础设施智能化水平提升,并在这一过程中创造大量新就业机会。其次,[详细]
-
科技或再造未来出行体验
所属栏目:[评论] 日期:2021-05-31 热度:156
继零售、社交、民宿、外卖等行业之后,出行领域正在成为被5G通信、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改造的新目标。 想象一下,未来的一个清晨,乘坐用手机约好的无人驾驶出租车前往上班地点,沿着大数据瞬间计算出的最佳路线,在车上可以一边享用早餐,一边梳理[详细]
-
刷脸时代 不能忽略面部信息安全
所属栏目:[评论] 日期:2021-05-31 热度:98
购物时刷脸支付,用手机时刷脸解锁,进小区时刷脸开门。如今,越来越多的事情可以刷脸,用人脸识别技术来解决。近日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有九成以上的受访者都使用过人脸识别,不过有六成受访者认为人脸识别技术有滥用趋势,还有三成受访者表示,已经因为[详细]
-
数字技术为农户融资添新鲜血液
所属栏目:[评论] 日期:2021-05-31 热度:195
不必提交任何纸质材料,不用做房产抵押,也没见过银行客户经理,农户只需要掏出手机,在卫星遥感地图上,用描点连线方式圈出自家的稻田,全部圈完后点击提交,银行就会给贷款,手续简便,放款快捷,并且可以随借随还。这不是对未来场景的一种畅想,而是一[详细]
-
金融科技不能“独行”
所属栏目:[评论] 日期:2021-05-31 热度:185
10月31日召开的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专题会议指出,当前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快速发展,必须处理好金融发展、金融稳定和金融安全的关系。11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金融控股公司监督管理试行办法》正式施行,为金控公司模式在我国的发展提供了监管框[详细]
-
数字人民币姗姗来迟 科普工作需面面俱到
所属栏目:[评论] 日期:2021-05-31 热度:163
数字人民币是新生事物,又将与普通群众生活密切相关,所以它的进展一直备受关注。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就是人民币电子版。中国人民银行推出的数字货币,是基于互联网新技术,推出的全新加密电子货币体系,是一场货币体系的重大变革。 数字人民币的好处是显[详细]
-
落地“三个优化” 完善科技创新治理体系
所属栏目:[评论] 日期:2021-05-31 热度:60
科技投入是科技进步的必要条件和基本保障。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逐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特征的国家科技投入制度。但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处在实现重大突破的历史关口。谁能抓住先机,谁就能占据发展的制高点。随着我国基础研究[详细]
-
“强势”直播,监管不可缺席
所属栏目:[评论] 日期:2021-05-31 热度:97
虹灯区-蓝剑刘-不倒国民航帅小云云这些看似无厘头的网名背后,藏着触犯行业规范的劣迹网络主播。近日,58名网络主播被拉入黑名单,5年内在全行业禁止注册和直播。黑名单将劣迹主播请出直播行业,拉紧行业规范的第一道防线,是网络环境的强力清洗剂。 近日[详细]
-
注重实现创新要素高效配置
所属栏目:[评论] 日期:2021-05-31 热度:187
《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印发实施一年来,长三角地区在多方面积极探索、大胆创新,积累了实力,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一体化和高质量是两个关键。 要实现一体化发展,区域的协同发展、错位发展[详细]
-
数字经济让城市更加亲密
所属栏目:[评论] 日期:2021-05-31 热度:180
数字经济直接推动了长三角政府治理水平的提升,促进商业和产业协同一体化、居民公共服务一体化、生态环境治理一体化发展。比如,长三角上海、杭州、南京、合肥等7城地铁已经一码互通,去一座城市买一张票只要在1个APP上1秒就搞定,节省了大量时间。 长三角[详细]
-
变“串行”为“并行” 科技创新应与科技伦理携手前行
所属栏目:[评论] 日期:2021-05-31 热度:178
近年来,我国在数字技术、生物医学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创新与应用,出现了跨越式发展的良好势头,越来越多的人享受到科技进步的红利,科技创新成为人们创造美好生活的关键动能。但与此同时,一些新技术侵犯了公众权益,违背了科技造福社会的初衷,潜在伦理[详细]
-
把核酸检测资源留给最紧急的人
所属栏目:[评论] 日期:2021-05-31 热度:132
如何跑在疫情前面?核酸检测无疑是当前最重要、最有效的防控手段之一。由于需要检测的市民基数庞大,连日来,不少检测站点出现扎堆现象。昨天下午的北京市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为此发出倡议,市民要理性检测,确保核酸检测资源用在最关键节点。 自6月11[详细]